茶友测评
拿到润元昌家的纯料老班章,精美的陶瓷罐子惊艳四座。这么细腻,令人遐思。
打开宝罐,称重干茶,6.5克,110毫升白瓷盖碗。农夫山泉矿泉水。
茶料:条索肥壮、紧实匀净,金毫闪耀。香气悠远。
沸水徐徐淋下,香气腾空而起,浓郁纯正清新。
◆第一泡
100℃沸水5秒出汤,汤水微黄,清透中内含物质多,入口清冽,微微的甜,细细的苦,公杯里有淡淡的香。
◆第二泡
100℃沸水5秒出汤,颜色金黄鲜亮,汤汁轻柔顺滑,香气入水,看看茶底,茶叶似乎尚在舒展过程,心中正暗暗思忖,是不是老班章呢,一丝苦涩从舌尖涌出,以迅雷之势蔓延至舌底,气息强悍,令人印象深刻。
◆第三泡
100℃水温5秒出汤,汤橙黄透亮,有油润感,汤水绵滑,滋味醇厚,苦涩强烈,回甘迅猛,大开大合,顺喉而下,胸口和背部均有热感。口腔内留存兰花香、山野韵,持续而强烈。
◆第四泡
100℃水温5秒出汤,草木香与兰花香交织着,香气显著,滋味浓烈,尤其是苦涩强劲,舌头像被按在地板上摩擦,奇妙的是,苦未尽,甘已至,两种对立的口感相爱相杀,此起彼伏,惊叹原来舌头不在地板上,而是在沙滩上,被澎湃的巨浪拍打着,喉部感觉宽而深,热热的感觉在前胸后背。
◆第五泡
100℃水温5秒出汤,汤色加深,像精制油的质感,饱满的香气,涩感也加深,觉得不能承受这种苦涩,来不及吐槽说老班章的苦涩秒化的人到底会不会看表,困顿间赫然迎来回甘,源源不断的甜、回甘组成了多重奏,生津如兴奋的指挥,口腔像在坐激流勇进,浪花四溅的清凉感,此泡的体感达到峰值。
◆第六泡
茶汤的视觉效果仍然像食用油似琥珀,入口兰香幽幽,韵味持重,浓烈厚滑,苦显涩现。舌面上,回甘生津迅速来袭。体感明显,后劲十足。
◆第七泡至第八泡
苦涩在此泡中明显出现拐点,与回甘之间的融合感更好,像两支河流汇入大江,茶汤内涵的劲道竟有奔腾不歇的架势。条索完全舒展,叶脉看上去像一条鱼摇头摆尾,对,就是如鱼得水的样子,想到“班章”二字源自傣语“巴渣”,意为“一条鱼”,不由得笑出声来。
◆第九泡至第十泡
茶汤各方面的表现不掉链子,口腔已经完全适应这样的浓强,如同经历了颠簸的盘山路,游客适应之后也能优哉游哉的欣赏窗外的风景。云遮雾罩之下,远山如黛,密林深处的树木高低错落,同是绿色,斑驳相间,和谐共生;香气呢,馥郁清丽之间,花香果香草木香,美美与共,各美其美。
◆第11泡至第14泡
保持原有出汤速度,汤色浅了些,饱满依旧,入口入喉,愉悦不减,身体在初冬的室内,未开空调,竟然微汗。
◆第15泡至第16泡
各闷了30秒,茶汤重现甘苦交织,不动声色中持续发散茶力,腹部的热感从刚烈转向温暖,浑身有着如释重负的轻松。
◆后面恢复沸水快速出汤,茶汤实力诠释了意犹未尽这个词,满口生津,滋味醇厚,香气纯和。喝白开水,有着入心入脾的甜,齿缝之间像是用了草本的牙膏,气息强劲,延绵不绝。
好茶也是有尽头的。
20余泡,润滑似油、细腻如脂,茶汤回归到水波不扬的平静。
叶底,像颜真卿的字帖,框架感和力量感十足,沉雄博大,方圆由心。
综述,润元昌家的老班章干茶无青味,茶底无红点,香气芬芳,滋味浑厚,气韵生动,刚猛如虎,柔情乍现。从酣畅淋漓到风流云散,全程都是焦点。时时渐入佳境,时时即是佳境,无处是C位,处处是王者。
结论,一个人喝老班章,是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收具后参加救援的队伍有:一条哈尔滨香肠、一盘白灼虾……
文、图/百合樱